來源:網絡
性營銷并非真的以傳播病毒的方式開展營銷,而是通過用戶的口碑宣傳網絡,信息像病毒一樣傳播和擴散,利用快速復制的方式傳向數以千計、數以百萬計的受眾。病毒性營銷已經成為網絡營銷最為獨特的手段,被越來越多的網站成功利用。
病毒性營銷的起源和基本原理
先看一組有趣的數字:經歷了40年,收音機用戶數量才達到1000萬;用了15年時間電視機用戶也達到了1000萬;Netscape在3年內擁有了1000萬用戶;然而,到了互聯網時代,Hotmail.com 和 Napster.com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擁有了1000萬用戶,可以說這是互聯網造就的奇跡。
在這些神奇數字的背后,隱藏者“病毒性營銷”的巨大威力。這種威力在于:在互聯網上,每個人都可以是信息的發布者。因此,我們要抓住上網者的注意,僅靠喊叫不行,需要創造性的思維。病毒性營銷并不神秘,其實在傳統營銷中也有類似的方法,不過被稱作“口碑”、“媒體杠桿”等,而不是使用這一名稱罷了。
HOTMAIL.COM 的經典范例
1996年,Sabeer Bhatia 和 Jack Smith 率先創建了一個基于WEB的免費郵件服務,即現在為微軟公司所擁有的著名的Hotmail.com。許多偉大的構思或產品并不一定能產生征服性的效果,有時在快速發展階段就夭折了,而Hotmail 之所以獲得爆炸式的發展,就是由于被稱為“病毒性營銷”的催化作用。
Hotmail的用戶數量是有史以來發展最快的,無論是網上還是網下,也無論是任何產品還是印刷品。Hotmail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郵件服務提供商,在創建之后的1年半時間里,就有1200萬注冊用戶,而且還在以每天超過15萬新用戶的速度發展。在申請Hotmail郵箱時,每個用戶被要求填寫詳細的人口統計信息,包括職業和收入等,這些用戶信息具有不可估量價值。
令人不可思議的是,在網站創建的12個月內,Hotmail花在營銷上的費用還不到50萬美元,而Hotmail的直接競爭者Juno的廣告和品牌推廣費用是2000萬美元。在提供用戶注冊資料時,有些用戶會擔心個人信息泄密,因此比較謹慎,也就是說,免費郵件的推廣也有一定的障礙,那么,Hotmail是如何克服這些障礙的呢?答案就在于:病毒性營銷。
當時,Hotmail提出的病毒性營銷方法是頗具爭議性的,為了給自己的免費郵件做推廣,Hotmail在郵件的結尾處附上:“P.S. Get your free Email at Hotmail”,因為這種自動附加的信息也許會影響用戶的個人郵件信息,后來Hotmail將"P.S."去掉,將強行插入的具有廣告含義的文字去掉,不過郵件接收者仍然可以看出發件人是Hotmail的用戶,每一個用戶都成了Hotmail的推廣者,這種信息于是迅速在網絡用戶中自然擴散。
這就是病毒性營銷的經典范例。這種營銷手段其實并不復雜,下面是基本程序:
(1)提供免費Email地址和服務;
(2)在每一封免費發出的信息底部附加一個簡單標簽:"Get your private, free Email at http://www.hotmail.com ";
(3)然后,人們利用免費Email向朋友或同事發送信息;
(4)接收郵件的人將看到郵件底部的信息;
(5)這些人會加入使用免費Email服務的行列;
(6)Hotmail提供免費Email的信息將在更大的范圍擴散。
病毒性營銷與生物性的病毒不同,因為數字病毒可在國際間不受制約地迅速傳播,而生物病毒往往需要直接接觸或其他自然環境的作用才能傳播。盡管受語言因素的限制,Hotmail的用戶仍然分布在全球220多個國家,在瑞典和印度,Hotmail是最大的電子郵件服務提供商,盡管沒有在這些國家做任何的推廣活動。盡管Hotmail的戰略并不復雜,但是,其他人要重復利用這種方法,卻很難取得同樣輝煌的效果,因為這種雪球效應往往只對第一個使用者才具有杠桿作用。 |